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PP电子城市路路通

  PP电子在钱江世纪城,一处施工中的建筑格外醒目,建筑的主体,竟然不见混凝土,而是清一色的钢结构。到明年,这里将建成数幢26-40层不等的人才公寓。

  这些“作品”的缔造者,是国内钢结构龙头企业之一位于萧山衙前的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过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杭州火车东站等知名建筑的钢结构工程。

  “我的梦想是让中国人都住上这样安全、健康、环保的房子。”东南网架董事长郭明明说,在欧美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比例在50%以上,而中国,不到1%。可以想象,未来钢结构建筑市场空间有多大。

  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月,是一家集设计、制作、安装于一体的大型钢结构上市企业,为国家大跨度空间结构产业化基地实施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优秀建筑企业。

  郭明明生于1962年12月,也就是说,他担任东南网架董事长之时,还不到24周岁。

  郭明明17岁时,高中毕业,进入萧山四建工作。那个时候,郭明明的父亲从区粮油加工厂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休,按照当时的政策,他可以农转非“顶职”,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当父亲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我那时也不是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而是觉得,我应该要做一些事情。”于是,郭明明选择去了建筑企业做一名技术员。半年后,郭明明去浙大土木系读了两年半的书,学的是工民建专业,其中脱产学习了半年。这两年半的充电,让他很快就成了人才。不久,郭明明当上了公司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

  1985年,郭明明调任萧山衙前工业办副主任。不到一年时间,他被派往东南网架当一把手。

  那时候,东南网架的主要产品跟网架还不搭边,而是涡轮减速器。郭明明和他的合作伙伴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发现,网架这一新型建筑空间结构已经被引进中国,但国内的钢结构企业却还是凤毛麟角。郭明明下定决心,放弃涡轮减速器生产,转产网架结构,

  “这是东南网架最早的转型升级。”郭明明说,东南网架的三十年,其实是一部转型升级的历史。

  是的,郭明明走马上任之时,东南网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必须要改变产业结构。

  郭明明在管理制度上,也大胆创新,一上任就力排众议,打破了“平均分配”的老态,进行绩效考核,将员工奖金拉开一到十倍,更是对销售冠军进行重奖。这些新举措,给这个濒临破产的老厂,注入了活力,当年就扭亏为盈,年轻的郭明明,也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口碑。

  “现在大家都说要创新,创新,核心就是技术创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叫技术革新。”郭明明说,90%的乡镇企业后来都倒闭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守旧。

  郭明明走马上任之后,除了营销,其他精力都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不久,郭明明接到他上任以来第一个网架订单宁波火车站。虽然只有600平方米,但对于郭明明来说,这“开门第一单生意”至关重要。在郭明明的带领下,东南网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郭明明说,网架结构,绝不是搭几个架子完事,而是有着复杂的技术含量,每一项工程,就是一项技术攻关。

  1999年,东南网架承接了河南省鸭河口电厂干煤棚网壳工程,是当时亚洲跨度最大的三心圆柱面干煤棚结构,施工难度大。当时,国内大部分的网架安装仍旧采用满堂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间长,安全性不高,成本又高。另一方面,干煤棚底下的正常作业又不能停止,这给工程增加了难度系数。

  怎么办?郭明明一度一筹莫展。但他没有退路,唯有花力气研究,唯有学习。郭明明带领技术团队,通过借鉴大量国外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及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研究院合作研发,寻找新的网架施工方法。

  最终,东南网架和浙江大学合作而成的“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施工技术诞生,并成功运用于鸭河口电厂干煤棚网壳工程。

  在东南网架的发展历程中,像这样的创新不计其数:“水立方”的主体钢结构,为世界上首次采用的不规则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其形式模仿了水泡的组合;2008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是一种预应力空间钢结构,创造了当时世界最大跨度93米的纪录

  仅2013年一年,东南网架就获得授权专利十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一项,参编发布国家或行业标准两部。

  东南网架还建立了钢结构网架设计院、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焊接试验中心、工艺研究所等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郭明明本人,就是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

  如今全社会都在讲“转型升级”,郭明明的理解是,这应是企业的自觉选择,“当政府要你转型升级,其实已经晚了”。

  对于东南网架来说,早已不仅仅是做网架,而是构建了一个以钢结构网架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包括钢结构网架的外延产业链,空间很大。

  1996年,郭明明觉得国产的彩钢板品质不够好,于是去欧洲考察,并在意大利找到了理想产品。当时该公司在全世界有十几条生产线,唯独中国没有。最终,郭明明以3200万元人民币引进了这条生产线。

  当时,东南网架的总资产不到400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这次决策失败,公司将关门破产。郭明明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冒险的。而在两个月的试生产期间,每次生产出来的样品,都是次品,这更让人们担心不已。但郭明明却还是充满信心,他请教了外国专家,说两个月的试验期是很正常的,因为当时中国的配套能力弱,人才培训也比较粗浅,原料的性能也与国外不同,电力也不稳定。

  两个月后,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合格的彩钢板生产出来了,公司上下,一片欢腾。效益如何?用郭明明的话来说,这条生产线,就像一台印钞机。

  然而,这套花了3200万元引进来的生产线,在效力八年之后,又被郭明明“抛弃”了。因为他认为,企业又要转型升级了。

  东南网架要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工艺装备。这是郭明明的眼界,也是获得社会信任的一个基础。

  早在2000年,东南网架成为股份制公司后,郭明明就开始筹划上市。不过,郭明明发现,上市需要付出诸多代价:企业结构要规范,产权要清晰,信息要公开,甚至每年要多交几个亿的税。

  这让郭明明很纠结。郭明明说,其实那时候公司并不差钱,所以前五年他很痛苦,有点打退堂鼓,思想斗争很激烈。不过,为了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他“豁出去了”。

  “上市并非为了圈钱,而是为了做大做强企业PP电子,打造百年老店。”郭明明说,上市后,公司的融资能力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也高了。

  钢结构行业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必须要有雄厚的资本保证PP电子,这也是很多中小型的钢结构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为例,今年3月中的标,中标额有5个多亿,我们现在已经砸进去两三个亿,但到现在一分钱还没拿到。”郭明明说,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障公司的健康运转。

  在做精主业的同时,东南网架也走上了理性扩张之路。目前,东南网架旗下共有十多家子公司,涉及钢结构、医院、房地产和钢铁深加工四大产业。

  2008年,东南网架投资2亿元在成都基地建立的年产12万吨彩涂板生产线正式投产,在萧山本部投资4.5亿元新上重型钢结构大口径直缝焊管生产线年,东南网架又在萧山临江工业园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纤维项目这些大手笔,需要雄厚的资金后盾。

  这些理性的扩张,让东南网架走上了新的发展征途,也收获了累累硕果。7年来,东南网架连续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和中国建筑业企业500强。2013年,东南网架实现营业收入128.25亿元,工业产值98亿元。

  浙江萧山医院,在萧山大名鼎鼎。妇保、肿瘤、精神卫生,三大科室名声在外。可很多人不知道,萧山医院85%的股份属于东南网架。

  早在2004年,郭明明决定,收购萧山妇幼保健医院、萧山第五人民医院,“当时我认识的人都反对,说你一个搞建筑的,去搞什么医院?”但郭明明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办医院?郭明明说,萧山当时没有很有实力的医院,萧山人看病,都跑到杭州去,这促使他下决心办一所杭州乃至浙江一流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医院。

  萧山医院是东南网架与萧山区政府合建,既保留了事业单位性质,留住了人才,又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引进高级人才,让萧山医院驶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郭明明的初衷是三年后医院收支持平,八年收回投资,但事实上,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大大提前了。如今,萧山医院一天的收入超过400万元,资产近15亿。但郭明明说,萧山医院永远不分红,赚来的钱还是投到医院的发展中去。众人惊愕:你投五六个亿下去,不分红?太不可思议了,还不如搞房地产。郭明明却只是淡然一笑。

  “我们也有房地产项目,但那都是机缘巧合拿的地,也不多。”郭明明说,当年地价还很便宜,如果把建医院的钱投到房地产去,那真的有不可想象的回报,但郭明明却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办医院,是一种仁德,是对“臻于至善”的追求。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文件,东南网架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成功获批2013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并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2400万,为行业和浙江省唯一一家。

  “打造钢结构住宅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我不把它当做项目,而是当做一个产业看待。”郭明明说PP电子,这个战略十年前他就提出来了,因为公建项目毕竟是有限的,而住宅项目却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的1号文件,就是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钢结构等建筑体系。

  郭明明说,钢结构住宅之所以在中国发展缓慢,这是基于中国人的观念,总觉得钢结构房子是个架子,住在里面不踏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欧美,钢结构住宅随处可见,占到了住宅一半的量以上。

  在国家政府层面开始重视的同时,随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追求住宅的个性、舒适性和安全、健康、节能,对钢结构住宅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在中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好处太多了。”郭明明说,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如果钢结构住宅得到推广,将消耗大量的产能。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钢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的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但建筑钢结构行业用钢量仅4100多万吨,如果在商品房市场大面积推广,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从建设成本来看,钢结构住宅的建设成本仅仅比传统住宅高10%左右,但工期短,更安全也更环保节能,隔墙板等也是新型环保建材。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房屋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钢结构建筑寿命可达95年,损耗几乎为零,即便拆除,80%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郭明明说,目前钢结构住宅的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非常方便。

  到明年,随着钱江世纪城人才公寓钢结构项目的建成,这或许将成为东南网架新一轮发展的新起点。